威海采购新型建筑塑料模壳厂家

1、施工准备阶段:模板铺设完成后,对塑料模壳密肋楼盖施工工序的准备工作包括:a.熟悉图纸、如有问题应与设计人员或模壳厂家技术人员及时沟通。b.对进场的塑料模壳型号规格进行清点统计,及时清除损坏和严重污染的塑料模壳。c.备好模壳之间的填充物,如竹胶板、木条、挤塑板条等。d.备好防止漏浆的胶带纸或价格较低的防水油毡纸,喷在塑料模壳上的脱模剂等。e.备好相关的机械和手工工具如:搬运塑料模壳用的吊笼、钳子、云石锯、固定填充物的小钉子等。2、铺设模板阶段:a.塑料模壳密肋楼盖的支撑系统按一般楼盖要求即可。支撑系统架设完毕后,先铺设框架梁的模板,最后架设塑料模壳底部的支撑系统和铺设塑料模壳的底模板。b.应按一般施工规程确定或按图纸要求确定模板是否起拱以及起拱大小。c.弹画肋梁定位中心线,按照图纸对塑料模壳(或肋梁)的布置,在模板上弹出肋梁中心线,应保证弹线的清晰准确。3、绑扎框架梁钢筋:框架梁的钢筋绑扎按普通框架梁常规要求即可。4、模壳摆放阶段:a.将塑料模壳吊运到模板上,均匀分散堆放以避免局部过大的荷载。b.摆放塑料模壳应二个工人同时抬放,按弹好的网格准确就位。就位后应随时检查塑料模壳底部与模板顶面是否接合紧密,应避免出现较大的缝隙。c.塑料模壳摆放完毕后,用竹胶板、木条、挤塑板条等填充物把模壳之间的缝隙填实。可用小钉子把填充物固定在模板上以防止填充物翘曲,此措施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止塑料模壳在混凝土侧压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d.塑料模壳铺设完毕后应安排专人对此工序进行检验,以确保肋梁的平直和肋梁断面的均匀。在紧贴模壳四角部现浇位用胶带纸密封在模板上。5、铺设管线及预留预埋:a.水平铺设的电管、暗壳等应尽量布置在模壳顶部的现浇板内。塑料模壳拆除后暗壳露出。b. 竖向的水管、暖管及竖向管井等应尽量布置在梁、柱周边楼盖的实心混凝土区域内。c.混凝土浇注前,应在塑料模壳表面均匀刷涂或喷涂脱模剂。不应漏刷也不应在肋梁底部存有脱模剂积液。

塑料模壳在生产过程中不受长、宽、梁高的限制。设计人员可根据实际荷载需要进行设计并且能制作出各种异型组合塑料模壳,在施工中将一次性建筑模壳放在小肋梁之间固定,用以保证小肋梁的轴线位置和截面尺寸,同时起到小肋侧模的作用。在拆除楼板底模时。组合塑料模壳不拆除且组合塑料模壳表面光滑。省去后处理装饰、抹灰和吊顶工序。塑料模壳与普通梁板相比较,钢度大、荷载大。整体性能好,梁板自重较轻楼体自重减轻,梁、柱,基础配筋也减少,综合造价降低,所以现在更多的施工中都在使用这种模壳进行代替。组合塑料模壳在建筑施工中要切实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塑料模壳在施工中出现水平位移的现象:1、塑料模壳箱在安放过程中,应保证其位置准确和壁体顺直,保证空心板肋间及上、下板混凝土的厚度。采用在塑料模壳箱底部放置垫块的方法保证上、下 混凝土厚度。2、调整放线,保证塑料模壳箱之间及箱体与暗梁,墙,柱之间的间距符合设 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区格板中内模 的整体顺直度允许偏差3/1000,且不应大于15mm。3、塑料模壳箱的安装固定及抗浮措施体的抗浮措施:模板安装完毕后,按塑料模壳箱布置图在模板上对暗 梁板带、柱帽、箱模、预留预埋等位置进行定位划线,待底板筋绑扎完毕后,并将预留水电线管壳按划线位置预埋再进行塑料模壳箱安装,相邻塑料模壳箱之间应用钢筋马凳定位,保证纵横肋距,箱体底部放置四个砼垫块定位,保证塑料模壳箱底面离模板面高度准确。如果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施工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模壳在施工中出现水平位移的现象。

周转模壳具备整体性好、强度好、尺寸稳定、表面硬度高、耐磨擦、易清洗,可承受1000kg以上重压,能承受各种施工荷载。建筑周转模壳以塑代木,耐热耐寒、抗老化、光洁度高,可反复使用50次以上,温度适用范围大可以在-15°C + 50°C 气温条件下施工。a.周转模壳密肋楼盖的支持体系按通常楼盖请求即可。支持体系架起结束后,先铺设框架梁的模板,最终架起周转模壳底部的支持体系和铺设周转模壳的底模板。b.应按通常施工规程确定或按图纸请求确定模板是不是起拱以及起拱巨细。c.弹画肋梁定位中心线,依照图纸对周转模壳(或肋梁)的安置,在模板上弹出肋梁中心线,应保证弹线的明晰精确。1、造价低:与普通楼板相比较,使用建筑模壳,混凝土用量可降低10-20%,钢筋用量减少30-40%,综合造价降低20-30%。 2、设计灵活:肋梁的长、宽、高任意变化,设计人员可根据楼板载荷的大、小准确算出梁肋的高度,不需按周转模壳的固定尺寸设计。 3、隔音、隔热:建筑模壳具有很好的保温、隔音效果,耐火性能好。 4、施工快、工期短:建筑模壳施工工艺简单,在楼板底模铺好后,直接安放模壳,调整,固定模壳,最后绑扎小肋梁即可。在混凝土浇筑后,模壳与混凝土结合在一起,不用拆模壳,缩短工期,节省材料及人工费用。

模壳的技术性能:根据密肋楼板尺寸断面,设计模壳的规格,平面尺寸一般为1000×1000mm,高度根据设计密肋楼盖的高度而定。模壳由标准塑料单体组件采用螺栓连接而成,并在模壳四周用水平角钢45°支撑,威海新型建筑塑料模壳以提高整体刚度。模壳的承载力不小于3.75kN/m2,以承受砼自由散落时的冲击荷载及泵送砼的冲击力。塑料模壳施工支撑体系的组成,采用塑料模壳施工,其支撑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支撑由钢制底托、角钢及木楞组成。先立门式脚手架,将梁、板底模板用钢制底托托住并用木楔塞紧梁底木楞,木楞两侧固定通长角钢各1根,其上部高度恰好控制在模壳底沿,模壳扣放于角钢上,以便早拆模壳。拆模时先打出螺栓,拆下角钢、底模,保留肋梁支撑。主龙骨是确保楼板肋梁平整的关键,龙骨由木方刨光而成。当基层为楼板时,门式钢管支撑应铺设在50×100mm的通长木方或槽钢上,确保受力均匀。方法二采用独立小流水支模体系,在每一密肋柱网内,每隔2.4m×2.4m间距内布置一个“十”字形支点,以此支点支撑一个独立模壳支撑体系,采购新型建筑塑料模壳底托断开,以便早拆。用门架或碗扣式脚手架作密肋梁板支撑,用150mm×150mm木楞作支托,把十字头直接置于模壳间50mm宽垫条标高处,支杆相互拉接,拆模时先拆拉接件,再拆门架支撑,不拆木立柱及十字支头组成的支撑体系。此法支拆方便,成本低,拆模后棱角方正,能保证质量,并利于冬施。方法三在支宽肋梁模壳时,可利用钢模板作支撑,这一方法施工方便,经济效益好。